精神溯源
- 雷锋家乡
- 雷锋生平
- 雷锋足迹
- 雷锋见证人
- 雷锋亲友
- 雷锋家乡学雷锋大事记
- 首页
- 精神溯源
雷锋家乡
长沙市望城区是雷锋同志出生、成长和工作过的地方。望城作为雷锋的故乡,半个多世纪以来,望城人民怀着对雷锋的特殊情感,坚持以雷锋精神“兴区育人”,始终把学雷锋作为一份情感来守护、一种传统来继承、一种习惯来延续。雷锋元素已经成为望城独特的城市标签,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望城的精神罗盘和城市之魂,“雷锋精神”在望城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焕发活力。特别是近年来,望城人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把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建设更加美丽幸福强盛的名望之城紧密结合起来,谱写了“雷锋家乡学雷锋”的崭新篇章。
为确保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在雷锋家乡——望城成立了区学雷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各部门学雷锋活动,将各部门学雷锋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在工作上加强指导,在投入上给予保障。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发挥好财政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随着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雷锋家乡已经形成了“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个个参与志愿行动”的生动局面。
雷锋生平
-
1940年
12月18日:出生于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原长沙县望岳乡)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系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庚伢子”。
-
1947年
从1943到1947年,“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使雷锋的祖父、父亲、哥哥、弟弟、母亲相继含恨去世,不到七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9月:六叔祖父一家收养了雷锋。
-
1949年
4—5月:为迎接解放,在长沙市溁湾镇一带,张贴革命标语。
6月:上山砍柴被地主婆发现,地主婆抢夺雷锋手中的柴刀,争抢过程中,雷锋的左手背被砍伤,留下了永久的伤疤。
8月:家乡解放,雷锋担任儿童团团长。
-
1950年
年初:土地改革中,分得3.6亩耕地、六百斤谷子、两间半房屋。
夏:安庆乡乡长彭德茂送雷锋到龙迴塘小学免费读书。之后,辗转到上车庙小学、向家冲小学就读。
-
1954年
9月:由向家冲小学考入清水塘完全小学。
秋: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班级第一批少先队员,同时被选为中队委员。
12月:为支援南洞庭湖的水利工程建设,雷锋把自己亲手编织的草鞋捐献给治理洞庭湖的民工。
-
1955年
年初:在农村合作化高潮中,将土地改革中分得的3.6亩耕地全部入了社。
春:转入荷叶坝完全小学读五年级。
5月:当选荷叶坝完全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员。
秋:被荷叶坝完全小学评为“毛泽东时代的好学生”。
10月:参加扫盲运动,主动到农民夜校当“小先生”。
-
1956年
7月15日:从荷叶坝完全小学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立志当“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
7月-9月:在生产队担任秋征助理员。
9月:在望城县安庆乡当通讯员。
11月17日:通过乡长彭德茂的推荐和望城县委组织部的考察,雷锋被选到望城县委机关当上了公务员。
12月:与毛主席亲切接见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冯健相识,雷锋决心向冯健学习,争取当先进,早日见到毛主席。
-
1957年
2月8日: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3月:评为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出席了团县委召开的全县第一届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表彰大会。
6月:与县委书记张兴玉下乡检查工作,张兴玉捡起雷锋一脚踢开的螺丝钉,教育他要像螺丝钉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螺丝钉的故事让雷锋铭记一生。
7月:与县委书记张兴玉一同为生活困难的社员刘少先捐款,雷锋捐款10元。
冬:在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担任通讯员。
-
1958年
1958年1月:响应共青团望城县委提出的为开垦团山湖农场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个人。县委决定派雷锋学开拖拉机。
3月16日:在《望城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6月7日:雷锋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日记《人生七问》。
8月1日:创作了第一首诗歌《南来的燕子》。
9月:创作了小说《茵茵》。雷锋在团山湖工作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文、小说等共计16篇。
雷锋在团山湖工作期间写下的诗文、小说、日记共计16篇 。
10月:由原名雷正兴改为“雷峰”。
到部队后改名为“雷锋”。
10月以后:到韶山瞻仰毛泽东主席旧居。
11月:远赴辽宁鞍山,途经武汉、北京,在武汉长江大桥、北京天安门广场留影。
-
1959年
8月20日:报名到鞍钢弓长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工作。
12月9日:弓长岭《矿报》发表《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
在鞍钢工作的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里,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为节约标兵。
-
1960年
1月8日:批准入伍并作为新兵代表在工兵第十团欢迎新站友大会上发言。
3月:新兵连训练结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驾驶员。下连不久,又被抽调参加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
4月:从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回到运输连。一个月后,雷锋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到战斗班。
8月: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三等功一次。
8月:将平时节省下来的200元钱分别捐给辽阳灾区和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被团党委树立为“节约标兵”。
10月:荣立二等功一次。受到团、营部嘉奖。
11月8日:运输连支部党员大会通过雷锋入党申请。
11月9日:工兵第十团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做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决定。
11月26日:沈阳军区《前进报》用两个正版篇幅,套红宣传雷锋事迹,并配发《不忘过去,发愤图强》的社论,拉开学雷锋活动的序幕。
11月27日:雷锋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模范共青团员”奖状。此后,雷锋又荣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12月1日:雷锋日记在《前进报》首次发表。
12月: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
1961年
2月3日:应邀到海城驻军作报告。
《解放军画报》第2期,刊登专题《苦孩子好战士》对雷锋事迹进行摄影报道。
4月:出席沈阳军区工程兵第六届青年团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
5月:当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月31日—8月3日:出席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成为主席团成员。
8月:任运输连四班班长。
9月:将节省的100元津贴费寄给了遭受自然灾害的河南省干沟民办小学。
11月7日:解放军报社致函雷锋,聘请雷锋为“本报通讯员”。
11月20日:荣立三等功一次。
-
1962年
1月27日:被批准晋升为中士军衔。
2月:在《前进报》发表《19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还在《前进报》发表《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等署名文章。
2月14: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第十团代表大会。
2月19日: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5月:《解放军画报》第6期,刊登专题《五好战士和红领巾》报道雷锋用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小学生的事迹。
8月10日:写下人生最后一篇日记。
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
雷锋足迹
-
长沙
1958年11月12日21时从故乡湖南长沙出发,同月15日中午到达沈阳鞍钢
-
武汉
雷锋北上鞍钢,经过武汉时在武汉长江大桥留影。
-
北京
雷锋北上鞍钢,经过北京时在天安门广场前留影。
- 沈阳
-
韶山
雷锋北上鞍钢前和好友一起到韶山毛泽东主席旧居参观
-
吉林
1960年冬雷锋受邀去吉林市舟桥81团作报告
-
佳木斯
1961年7月雷锋在佳木斯工程兵部队作报告
-
四平
雷锋在坦克三师作报告
-
长春
1962年4月到9月雷锋受邀去长春市机要学校作报告
-
望岳乡简家塘
雷锋同志故居位于河西长宁公路(319国道)旁16公里处,柳塘湾简家塘尾,始建于清朝宣统年间,座东朝西,茅草土木结构,为湘南农村民居风格建筑。 故居为四合院型普通民居,为地主唐少求给佃户建的庄屋,占地面积为180平方米,共计12间。雷锋的祖父和两个叔祖父共同居住的,现恢复保存的三间是解放后分给雷锋的这部分,是他祖父、父母兄弟居室、堂屋、厨房等。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间唯一的仅10多平方米的正房里,在此度过了他苦难的童年。他从三岁时起,即1943年到1947年的四年时间里,亲眼看到他的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先后都相继惨死在这间房子里。雷锋成了孤儿以后一直住在这里,从1950年上学读书到1956年小学毕业后,先后到乡人民政府、中共望城县委任公务员、通讯员时才离开这里。 为了永远记住雷锋同志的这段苦难历史和永远怀念雷锋同志,1994年在各级领导和文物部门的关心与重视下,故居在原拆居地按原貌予以修复。
-
雷锋读过的小学
龙廻塘小学:1950年下半年至1952年上半年(初小一年一期至二年二期)
上车庙小学:1952年下半年(三年一期)
向家冲小学:1953年上半年至1954年上半年(三年二期至四年二期)
清水塘完小:1954年下半年(五年一期)
荷叶坝完小:1955年上半年1956年上半年(五年二期至六年二期)高小毕业
-
望城县委机关
1956年11月17日,雷锋前往中共望城县委机关报到,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
县招待所
雷锋工作过的地方
-
望城影剧院
原望城县委机关大礼堂,雷锋曾经在这里为大会服务
-
望城县湘江路(螺丝钉精神起源地)
张兴玉书记曾给雷锋讲“螺丝钉精神”的地方——原望城县城湘江路。有一次,雷锋和张书记走在乡间小道上,雷锋看到了一颗生锈的螺丝钉,一脚将它踢到了路边。张书记一声不响捡起那颗螺丝钉,用手帕擦干净后装进了上衣口袋,当时雷锋觉得有些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一颗螺丝钉干什么?几天后,雷锋要去一个农机厂送信,张书记将那颗螺丝钉交给雷锋,对他说:“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啊!一颗螺丝钉,别看他小得不起眼,但缺了它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就像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发挥螺丝钉的作用!”
-
治沩工程指挥部(杲山庙)
杲山庙治沩工程指挥部驻地。1957年10月25日,中共望城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作出决定:治理沩水,并成立工程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张兴玉任政委、县委副书记赵阳城任总指挥长,11月20日动工。雷锋主动申请参加治沩,在治沩工程指挥部当通讯员。
-
十婆桥
团山湖杲山庙附近有一座横跨小河的麻石桥,这座桥是嘉庆二十二年,当地十个婆婆捐资修建,后人为铭记她们的恩德,便将此桥命名为“十婆桥”。治理沩水时,村民们不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来治沩工程指挥部闹事,雷锋以十婆桥的故事为例,以理服人劝说众人自动离去。
-
望城县新华书店
雷锋酷爱读书,是望城新华书店的常客,他经常去书店借书、学习。
-
枞树港
马桥河入湘江的一个出水口,是原望城县城通往西塘农业社等处的交通要道,设有简易人工悠渡,雷锋曾在这里接送好友冯健过渡。
-
望城码头
1958年11月12日,雷锋一行20多人从望城码头前往长沙火车站与去往鞍钢的伙伴们一道,乘坐火车去鞍山。
-
溁湾镇
长沙解放前夕,在中共地下党员彭德茂等人的带领下,雷锋和小伙伴石天柱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在溁湾镇一带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迎接解放。
-
长宁公路1949年8月,解放军从望城坡方向行军经过长宁公路黄花塘段时,雷锋和乡亲们在公路旁一起迎接解放军。
-
安庆乡政府
雷锋小学毕业后在乡上当通讯员
-
郭亮纪念园
雷锋和县委机关的领导干部一起去郭亮纪念园缅怀先烈
-
西塘高级农业合作社
雷锋在县委机关工作时,经常和书记张兴玉一起去西塘高级农业合作社蹲点
-
五星人民公社
1958年9月成立国营团山湖农场,垦荒结束后雷锋从团山湖农场随场长李庆发(时任五星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到五星人民公社担任通讯员。
-
团山湖农场
1958年2月雷锋在团山湖农场成为第一代拖拉机手。
-
丽杰照相馆1954年雷锋加入少先队留影
1957年2月8日雷锋入团留影
1957年7月20日 雷锋在望城留影
1958年11月雷锋离开望城前留影
湘
江
长沙市望城区行政区划图
返回-
铁岭
1.铁岭:雷锋在铁岭留下了“雨夜送大嫂”、“夜写请战书”的故事。 2.石碑村:1962年,雷锋在参加沈阳市委战备指挥中心施工建设期间,驻扎在铁岭市横道河子乡下石碑村。
-
沈阳1.1960年夏,雷锋因公外出,在沈阳火车站给老人让座、帮旅客拿行李,给大嫂买车票。留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 2.1960年10月,雷锋先后担任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担任建设街小学校外辅导员,教育孩子们要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雷锋和本西路小学少先队员陈雅娟一起看《解放军画报》
-
抚顺
1.1960年2月25日,雷锋随部队到达抚顺。 2.1960年初,雷锋给望花区人民公社捐款100元 3.1960年8月,雷锋给辽阳市委写了一封慰问信,并向辽阳灾区捐款100元。 4.1961年春,雷锋工作之余拾粪300多斤支援望花区春耕生产。 5.1961年7月,雷锋被推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会议期间在抚顺留影。 6.1961年中秋节前夕,雷锋到抚顺西部职工医院慰问病人。 7.1961年秋,雷锋到丹东部队作报告,回抚顺途中在遇见一位老大娘,雷锋一路护送大娘回家。 8.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 9.1962年8月17日,公祭雷锋同志大会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举行。 10.戈布街烈士陵园:雷锋因公殉职后,安葬在抚顺市戈布街烈士陵园。 雷锋公园:1964年4月3日,雷锋墓从戈布街烈士陵园搬迁至雷锋公园
雷锋烈士墓
-
辽阳
1.弓长岭铁矿焦化厂:1959年8月至1959年12月,雷锋在弓长岭铁矿焦化厂工作。
2.弓长岭矿电影院:1959年12月,雷锋在此受表彰。
3.姑嫂城:雷锋曾与老乡、工友在此登山。
4.弓长岭矿苏北俱乐部:雷锋入伍出发地。
5.弓长岭矿职工医院:1959年冬,雷锋送受伤工友到此并献血救人。
6.小屯小学:1959年12月22日,雷锋入伍前在此体检。
7.原辽阳市兵役局:当年批准雷锋入伍的机关
8.辽阳火车站:1960年1月8日,雷锋乘车去营口军营
9.原辽阳工农干校(现为中共辽阳市委办公楼):当年雷锋入伍的新兵集结地
-
鞍钢
1958年11月15日,抵达鞍钢,分配到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开推土机。
-
营口
雷锋光荣入伍后,在营口参加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营口牛庄俱乐部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大连
1961年,雷锋在大连市旅顺口海军基地、工兵七团作忆苦思甜报告。
-
锦州
1960年7月19日,雷锋在锦州市参加沈阳军区体育运动会,获得三级运动员徽章并留影纪念。
-
丹东
雷锋在丹东市舟桥82团作报告。
-
海城
在海城董存瑞生前所在炮兵部队作报告,拜见老英雄郅顺义并进行深入交流。
-
葫芦岛
雷锋在葫芦岛市海军基地作报告。
返回
雷锋见证人
雷锋亲友
雷锋家乡学雷锋大事记
上世纪六十
年代
望城县委在坪山公社(今雷锋街道)为因公殉职的雷锋举行公祭大会,并作出《在全县人民中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的决定》。
1968年
11月20日,湖南雷锋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上世纪七十
年代
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华国锋视察雷锋纪念馆。 麻田公社狮华大队狮子窑生产队队长、退伍军人杨正明,为抢救4名落水群众而光荣牺牲。望城县委作出《关于学习杨正明同志的决定》,并授予他“雷锋式战士”光荣称号。
上世纪八十
年代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视察雷锋纪念馆。 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坚持学雷锋的桥驿乡洪家冲中心小学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
上世纪九十
年代
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望城县为“民兵学雷锋标兵县”称号。 共青团中央授予共青团望城县委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雷锋纪念馆,并为雷锋纪念馆题写馆名。 由著名雕塑家朱惟精雕刻的雷锋塑像在雷锋纪念馆广场落成。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授予中共望城县委为“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 共青团中央授予湖南雷锋纪念馆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江泽民总书记为其题写匾额。 望城县委、县政府举行《望城县志》首发式。《雷锋》设一卷四章编入县志。 望城开始评选学雷锋“双十优”活动,县委组织有关部门先后选取100个“学雷锋,树新风”的典型编成书籍,并制成录像在全县放映。 湖南长沙星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数万元,免费建立的雷锋网站正式开通。副省长唐之享宣布雷锋事迹进入国际互联网。
2000
年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视察雷锋纪念馆,并题词“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望城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授予武警望城县中队“新时代学雷锋尖兵”称号和开展向县武警中队学习活动的决定》。 相约雷锋故乡---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在雷锋纪念馆召开。 靖港镇应龙图书馆馆长胡应龙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雷锋家乡学雷锋标兵”称号。
2006
年
7月15日
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和望城雷锋纪念馆共同主办的《雷锋精神研究》创刊号出版发行。
2008
年
3月3日
雷锋慈善事业基金会成立。
2009
年
3月1-31日
由望城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明办、雷锋纪念馆联合举办雷锋家乡学雷锋“双十优”先进事迹巡回展,在全县各单位、学校、窗口行业展出。
9月
雷锋在全国“双百英雄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中,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0
年
11月30日
《湖南当代雷锋》(望城卷)公开出版。
2011
年
10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视察雷锋纪念馆。
2012
年
2月29日
望城区委、区政府举行全区“雷锋之星”表彰大会。编印发行了《五朵金花---雷锋在望城》一书。
2013
年
3月4日
望城区“我是雷锋580 您有困难我帮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雷锋纪念馆举行。
2014
年
2月27日
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到雷锋纪念馆调研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1月19日
雷锋好友冯健同志向雷锋纪念馆捐赠《雷锋从这里起步》一书手稿。
2015
年
5月22日
茶亭镇的小学生周美玲,发现一名小男孩横穿马路时即将被渣土车撞上,她奋力的跑过去将小男孩往回扯,小男孩获救了,周美玲左腿重伤。刘云山同志称她为“雷锋家乡小雷锋,最美小少年”。周美玲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2016
年
2月29日
“2016雷锋精神论坛”在雷锋纪念馆举行,论坛主题为“雷锋精神与创新”。
12月
雷锋纪念馆入选全国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首批示范单位。
2016
年
2月23日
长沙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暨望城区“首善之区 志愿之城”建设启动式在湖南雷锋纪念馆举行。
3月3日
全国唯一一家雷锋精神公益广告基地正式落户湖南雷锋纪念馆。
5月19日
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荣获“学雷锋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的亲切接见。